|
这个机器的精妙之处在于墨盒跟单向阀之间的配合,简单说起来就是:气中有墨,墨中有气,气墨平衡。
/ ]( J/ G [5 |) n T墨盒这边,墨水中有气囊,气囊膨胀挤出墨水;( W. [) G. j- l9 Q, q# E
单向阀这边,单向阀在气仓当中,气仓压迫单向阀,保持单向阀的开启临界点。. `9 E" E0 j# d: h- g, d) t3 R
当机器正常工作时,墨盒的气管和单向阀气仓联通,压力保持平衡,气体和墨水保持平衡,用掉的墨水会由于墨盒气囊的负压作用,从墨盒的单向进气孔吸入空气补足空间。
! U5 b `5 s3 y U6 u8 ^, S- N+ D* z当把这个结构草图画出来的时候,不得不佩服设计师的智慧。
2 |3 e! i _& v! G1 J7 `如果我们在墨盒上打洞接管线改连供,无疑会破坏这个平衡的结构,要想保留这个平衡的结构,可能最好的墨水接入口是单向进气孔,这个孔向里开口,几乎没有改装的空间。& \5 N' y* h: i! ]+ p+ W- R
所以,我干脆就不考虑保留这个设计师用心良苦的设计,直接把管线接到机器里。这也是很无奈的方式。好在这机器单向阀非常得力,墨水压力平衡方面也没有问题,估计像indigo那样的集中供墨机器,也就是这么干的。
3 H8 g5 T# C8 I0 S1 ?- U
! c* N6 Q6 t" h1 g0 O* m* z7 Y' b估计这种复杂的气墨平衡结构,是专门为大容量墨盒开发的,集中供墨用不到这种结构,做好单向阀和缓冲墨水池就够了。
; ]) ?2 B$ n7 _7 K/ E2 e0 G9 v F我试过把两台451和一台PRO 8000的管线联在一起做集中供墨,能很稳定的工作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