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感谢空谷居士的中肯指点。我们重在讨论。</P>
+ s! u" v% i5 q4 b% h7 S, w<>你对我的文章中的错误的地方进行了指正,暮角非常受教。</P># r' A) a% X# h
<>本人虽然从事影楼工作快七年了,不过整个过程全是一个自我摸索的过程,所以学习的东西和总结的经验有很多地方并不规范,有错误是难免的。今天听了你的一番话我深切感到自已的不足和缺点,本来这篇文章是想用来发表的,幸好没有真的发表,不然就让人笑掉大牙了。</P>
4 w, }% a4 d2 T" u<>不过你所说的暮角觉得在有些地方并不冲突。比如数码相机对色彩的敏感性,有关白和黑以及其他。我只是从一个数码后期的角度去说这些问题。因为自已做得多,碰到的数码相机也多。然后根据工作中碰到的这些情况,总结一条规律,然后也是从后期美工的角度去表达这个意思。而你所说的什么CCD啦,什么输出设备以及色彩管理模式等等等等,我确实也学到了很多,不过细想一下,我们还是没有冲突的。</P>* L9 }# F3 z& G, b. @: Z
<>有关白平衡问题,不怕你见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一直困惑着我。在认识它的过程中,本人也多次调整自已对它的正确认识性。最终我得出的一个结论是:没有所谓的正确白平衡。一切都因时因地而异。但是退一步说,任何最终产品(这里指数码照片)最终是为人的眼睛服务的。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手段,所以我说可以是数码相机本身的调试,也可以是对环境的设置。然后还特意辩证地说明一下,白平衡不准确并不等于就是坏片。不知我这种认识是否真的错误?还请空谷居士再次指点一下。也许是因为我没有在这方面受过专业的系统学习,全是自学的,所以在术语上表达不到位,引起大家误解。以后有时间我会多参考和学习这方面的东西,让自已更系统化。</P>$ n3 i* R2 e' L: J2 \
<P>有关构图的平衡和均衡的区别,我得承认自已用词错误了。谢谢居士的推荐,我会去书店找这本书。</P>2 {( a0 `8 ], ~8 q8 `
<P>再次感谢空谷居士的指点。在这里我还想说一个自已对中国数码摄影的另一个想法:最近和国外的一些同行朋友打交道,越来越感觉到我们中国的数码摄影之路是否走到一个误区?</P>- R6 I; J% t; F4 j' X3 y- c: E# W
<P>国外的数码摄影和传统摄影除了硬件和制作过程有所区别以外,最终产品的区别并不是特别大(在这里仅限于讨论大众人像摄影)。也许有人会说中国的国情不同,可是反思我们现在所设计的一系列数码后期作品(包括我自已在内),个人感觉已经完全和原来的摄影思路背道而驰了。说一句简单的话吧,摄影的主体是人,突出的也是人。我们用数码摄影来表现的是人的情绪、人的思想和人的一笑一频;可是瞧瞧我们所做的数码照片,全成了一大堆东西堆积起来的拼版了。哪里还有人的内涵呢?</P>* F$ Q( J# s4 P4 r" A
<P>我们一起来瞧瞧吧。</P>
; p9 u- f/ V* V9 _4 I8 v! S: [7 w<P>韩国儿童数码照片:</P>: Y+ _# S$ M/ Z" w' @
3 W1 ?7 U& H( g3 }% ^; U<P></P>
' Y. R. g# P9 n4 Y& W<P>: B* {. |% i* u$ f% L
</P>% B" h' Y! p8 }( ?/ T; C( o7 f: z
<P></P>- Z$ b3 y( n: a! c( f+ j
6 ~7 p$ | P8 \; ], s' n
6 s3 j* ?9 @' p2 K, P C; z6 Z/ p
C, Z2 e& \% \ K) n3 i$ ~- s<P>韩国全家福数码照片:</P>* w! e1 d7 q( v! Q8 j2 N: J
: E+ J* X1 t2 |: Q
<P>
$ a1 h) S! k4 Z" T4 k3 S2 U </P> V# S2 [/ k( F
<P></P>
! m4 R' M7 g- y<P>
4 D2 u0 A5 f" \( ?/ Z1 ?7 T </P>2 A' [2 Y/ X6 ?
<P></P>3 r# G! {- K: h/ L5 O
; r8 b/ r5 W. Q9 y% q
8 b( D1 ] ~$ Z$ Q2 a<P>我的美国客户拍的数码照片:</P>$ a. [& h+ M1 ?, w- B D& G; W* L
<P>
7 h, n( I+ e- J- |5 L: f </P>
6 U1 C" a+ M9 \" e1 r- {& W<P></P>
% p3 J4 d6 O, M# f<P>7 B: A: a& c; M0 z6 T
</P>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