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GB<=>LAB<=>CMYK,ICC的作用就是充当中间的翻译对照(表示该设备的色域特性).理论上数码相片的ICC给电脑正确调用,显示器的ICC正确配置,印刷系统理论上完美工作,不用更改ICC.输出效果应该完美..
呵呵.....但是显示器的色温设置,伽马值,亮度,饱和度会直接影响你的视觉感受.打开源文件时使用错误的ICC会导致色彩的变化(有些ICC替换感觉差异不大,有些会很明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打印输出(懂色彩的XD都知道CMYK设备是色域最小,实际问题最多的)纸张的白度,光泽,纤维,设备的老化程度,颜色原料,都会让最终效果出现问题.(在一般家庭用户里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因为他们的源文件一般都是数码图片,没有纸张原稿的对比,换句话说就是并不知道最佳打印输出效果应该是怎样.)
在实际输出工作中针对每种纸张类型,原料甚至不同湿度温度下都要做输出CMYKICC,所谓的"所见及所得"只是理想主义,ICC的工作只是在欺骗眼睛的感受(用各种算法来用CMYK色域代换RGB色域,)输出曲线调整则是针对输出设备在特定使用环境下输出特性的补偿调整,譬如设备设定90%K输出时实际操作中只有85%,那就可以通过曲线调整将图象90%K的部分在输出时提升到95%(是针对设备设计时设定的理论数据做的补偿,理论数据保存在原始驱动ICC里).LS上面说的曲线应该指的就是输出补偿调整.每种纸每个牌子的墨水或者是刚买的墨水和快光的墨水,机器老化程度,激光彩色的鼓老化,定影温度,都会有一个对应的调整曲线,而且曲线的调整要依赖相关设备来调整(色光计或色卡)其准确程度直接影响输出效果.
没听说过输出时可以套用其他设备的现成ICC.实际依赖肉眼的调整也是有限的(传说中的高人不在此列),需不需要做ICC调整,如何做,说到底就是能不能骗过最终使用者的眼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