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0 width=700 border=0>
8 s# n$ j, {& ?9 u2 ^* @ \* b6 z, q" s, S! A0 m
<TR>6 v4 ]9 x" v I! S3 \! g
<TD width="100%">/ M/ v4 ]% Y) S& Y- ]1 E
< class=bodytitle><FONT color=#0000ff>在百度搜了一篇来看看,有点深,好象搞不懂!!!</FONT></P>2 L" A, W' v! M/ P& X9 i2 ?: v
< class=bodytitle><FONT color=#0000ff>真网点数码打稿</FONT></P>& ~4 I0 K5 p+ @, M3 T
<CENTER></CENTER>" Y" g0 A/ e) K) _0 e$ A( n
< align=center>资料来源:《印刷资源》</P>. T; s( u' \+ d# I V( @. ?
< class=bodytext>在过去的数年,数码打稿由最初被用户怀疑其可行性到今时今日各大小制版公司,广告公司及设计公司纷纷引进,可见其认受性非常之高。尤具CtP系统已开始流行,数码打稿更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在2002年,数码打稿系统的技术也到达了更高的层次,除了有准碓的颜色外,现在更可与各种CtF及CtP流程串连,并可预视印刷时会出现的圭纹软撞网问题。 </P>
% G2 x/ q6 }$ o' W* S9 a: ~< class=bodytext>数码打稿存在已久,起初多数是一些厂家其封闭式的系统利用喷墨打印机或热升华打印机,配合其独有的色彩绸校,今打印品与传统打稿或印刷品接近。但往往这些系统价钱高昂,运作成本高,质素却与传统打稿或印刷品仍有一大段距离,故认受性很低。直至1999年。德国 BEST公司推出以ICC色彩管理搞标准的BEST COLOR 数码打稿系统,令一般喷墨打印机也可输出颜色准确高质素的数码打稿。整个系统的价钱只需大约四万港元,而打印成本每张A3 Extra约十五港元。 </P>
7 ]. ~9 Y, n# l* B. _9 K<P class=bodytext>突破性打稿枝术 </P> k+ _' j+ @& ]' M9 T; R( E
<P class=bodytext>透过ICC Profile令喷墨打印机印出颜色准确的样品是不难的。只要制作的ICC Profile准确,线性调校好,打印机稳定,整个系统的设定正确,在世界各地获得向样的准确颜色数码打稿并不困难,但Grande Technology的董事林学森先生认为一个准确的数码打稿,除了颜色准确之外,理应能够对印刷时会出现的问题也预早给用户看到。因此BEST在2001年尾推出全新BEST Screen Proof真网点数码打稿系统,正式把数码打稿带入新纪元。 </P>
2 `! n) C/ f1 x+ r. @<P class=bodytext>在制版过程中,PostScript档案传送到照排机的RIP 中计算成点阵图并输出到照排机。在RIP内计算及成点阵图的时候会加上RIP生产商独有的网点,令最后输出的菲林有不同的CMYK网点,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图像,例如衣服的条纹,或扬声器的罩纹,在RIP加网后会出现奇怪的波纹,或称为圭纹。这些圭纹会因不同的网点形状或网线而有不同。 </P>
& y0 g7 k! @# k: [/ [7 O' ]<P class=bodytext>过往的喷墨数码打搞京统都只会采用独有的网点(通常是随机网),而不会利用真正输出菲林时的网点,因此造些圭纹便没有辨法在喷墨打印机输出。 </P>8 `6 `3 R6 g2 ]" Z+ J
<P class=bodytext>要令数码打稿可完全预视印刷时会出现的圭纹与撞网,并有准确的颜色,我们要有以下几样资料: </P> }! L: b& _3 m; \
<P class=bodytext>(1)菲林片中网的特性,即是网线,网角及网点的形状。 </P>
! E1 l# y$ w* I, h9 z. G! H<P class=bodytext>(2)印刷的特性。即是网点增大曲线。 </P>
* O' I) L$ a0 D" b<P class=bodytext>(3)颜色特性,即是墨的色相。 </P>% I( M3 E: j X$ c& O6 Q8 y) e: }
<P class=bodytext>只要我们从照排机的RIP中抽出1-bit TIFF,我们便可获得菲林片中的各种特性。1-bit TIFF其实相等于数码菲林,当PostScript档案在RIP内计算及成像上网时候,每一个色版会成为一个高解像度黑色与白色(所以 1-Bit)有网的图像,通常以TIFF格式储存。最后这些1 -bit TIFF送到照排机曝光成菲林。因此1-bit TIFF内的网的特性与非林完全相同。 </P>. y1 f! {! |+ D/ v. G% } U5 R, J
<P class=bodytext>1-bit Tiff file 以外之注意 </P>; I) n& m, F' W
<P class=bodytext>利用1-bit TIFF作数码打稿的原始档案只是开始,困为印刷时的网点增大会令最终的印刷品网点有所改变,并因不同的印刷流程有所不同。而油墨的色相也会因应油墨供应商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如此种种实制印刷出现的变数是1-bit tiff没有的。其实我们只要有印刷的ICC PRO FILE便已经可获得以上两种资料,ICC PROFILE已把油墨色相及网点增大记下,准确无误。所以在利用1-bit TIFF的Screen Proof数码打稿系统中,ICC PROFILE 提供了很重要的网点增大及油墨色相资料,只有这样才可令有网数码打稿可准确输出与印刷品一样的网,圭纹自然被此技术投放到inkjet 打印上,并打出印刷相同的颜色。而这些是坊间另外一些只用1-bit TIFF,但不用ICC Profile的数码打稿系所小能做到,放它们只可称为1-bit TIFF的打印驱动程式,而不是数码打稿。 </P>
" i' n( N+ G/ d: U3 J4 s# |) V<P class=bodytext>左面的是传统打稿,右面是利用Screen Proof系统打印的数码打稿,细心观察,可见数码打稿上,重现印刷的圭纹 </P>
3 D; c. k' q! w9 K<P class=bodytext>网点是否经模拟所得? </P>% b; V& M, g5 e! A' u
<P class=bodytext>Screen Proof的网点技术并非模拟,其所输出的真网点是不经过除网再加网的,所以确保网的特性与RIP输出一样。而透过ICC Profile来色彩管理1-bit TIFF的技术是BEST公司的专利技术。 </P>* x) B6 K/ Q" N4 G/ N+ O! J
<P class=bodytext>Screen Proof并非只可以输入1-bit TIFF作真网数码打稿,更可输入PostScript、PDF、Delta List、 CTI/LW、TIFF及TIFF/IT作传统无网数码打稿,并因此而配合到用于不同之工作流程需要。特别在一些较有规模的用家有多种film output RIP如Heidelberg Delta、 Creo Scitex Brisque/Prinergy、Dainippon Screen/ Harlequin、Agfa/Taipan |
|